?
雄安大賢劉因墓地古今考
張冬孌
雄安大賢劉靜修,原名骃(后改為因),字夢驥(后改為夢吉)。是元初知名哲學家、詩人。雖為容城三賢之首,但因其留下的可供研究的資料少之又少,加之故鄉溝市村的墓園和教堂倒塌,聲名遠不如“鐵肩擔道義,辣手著文章”的清朝著名諫臣楊繼盛和頗具“北方孔子”美譽的孫奇逢顯赫。
劉因穎悟卓絕,三歲認字,六歲能詩,八歲書草字,九歲誦太玄,十歲能文章,是當世人眼里的神童。*觀念啟蒙之父黃宗羲曾說:“有元之學者,魯齋(許衡)、靜修(劉因)、草廬(吳澄)二人耳。”《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評價劉因:“其文遞健排奡,迥在許衡之上,而醇正乃不減于衡。其詩風高邁,而比興深微闖然升作者之堂,講學諸儒未有能及之者”。如果不是雄安新區成立后,靜修先生的故居溝市村漢墓了先生的墓碑,可能到今天,曾入祀太廟的靜修先生劉因也不為邑人所知。
時間上溯到2020年11月30日下午那個非同尋常的重要時刻,隨著劉因墓碑及馱載墓碑的赑屃再次出土,雄安大賢劉因的名字,才在雄安容城文化人口中被廣泛談到。
為什么說是重新出土呢?由于這塊墓碑,早在“破四舊”時期,就被開掘劉因墓地的農民挖下來,扔在一旁。之后,這塊墓碑曾一度發生在村里的街口。在溝市,一說起“王八馱石碑。”人們就都知道說的是這塊墓碑了。當時,識字的人也少,意識到這塊石碑的遺存價值的人幾乎沒有,于是這塊石碑就這樣在街口風吹日曬雨淋了好幾年。后來,一個村民把這塊墓碑連同赑屃,拉回來墊了院子。
雄安新城成立后的第五年,溝市村需要增高加寬拒馬河水庫,于是對附近的居民進行征遷,而那戶居民家由于守著拒馬河大橋很近,也作為征遷對象之一。他一想,自家就要搬出了,房屋也將夷為平地,就想到埋在屋子里的那塊石碑,于是主動上報*,*派人開著吊車過去挖掘。刻有石碑《靜修先生劉公墓表》的墓碑這才得以重見天日。
劉因墓碑的出土,為知道劉因的生平、取得的創造及贏得的稱贊提供了實物證據。也因而,劉因墓地的確切位置、面積大小,碑文所記載的詳實內容,與祖先墓及靜修祠的方位關系,乃至被挖開后墓內的狀況等,才為探究者提供了詳細知道的或許。
劉因墓地最早的文字記錄,見于劉因1291年9月28日寫給宰相的《與*書》:“至十月初,偶起一念,自嘆旁無期功之親,家無紀綱之仆,恐一旦身先朝露,必至累人。遂遣人于祖先墓旁,修營一舍,倘病勢不退,當居處其中以待盡。遣人之際,未免感傷。”后收入《元史?劉因傳》。這段文字交代了墓地是提前挖掘并砌好的,具體時間在十月初,早于忽必烈的征召時間,也交代了詳細位置:容城先人墓側。一封《與*書》將自己不斷下降的健康狀態寫得聲情并茂、摧人心肝,使得元世祖不忍強制。只能慨嘆“古有所謂不召之臣,其斯人之徒與!”
到至元三五年(1293)二月初六,國子助教吳明又提拔劉因*子都督時,劉因的健康狀態更是每況愈下,僅僅過了三個月零三年,便與世長辭。四天后,門人故友將其葬于溝市里之先塋。劉因先塋墓地南北各一排,共有墳塋七座。劉因墓在這七座墳塋西偏南。正南是至正八年(1348)由王理倡議建立的靜修祠,祠堂西墻旁邊便是劉因的墓碑。
至正八年,劉因弟子賈壤的侄子賈彝到南鄭縣做縣尹時,捐俸買石,請人撰文刻碑。此事,在歸旸《靜修先生碑陰》中有具體記載:“不徒下其墓,而且有以壤樹之。既又求趙郡集賢學士蘇公、河東知縣楊公為文,以刻其祠庭墓道之石,以抒其思……石已具,走介如京師求旸書。”也就是說,賈彝到容城履職后,先到劉因墓地查看狀況,見其陵墓無人祭拜打理荒蕪殘破,便升起修繕立碑之心。先“以壤樹之”,這只是當時他們發現劉因墳塋上的土要高出先人很多的緣由。緊接著賈彝又捐出自己的俸銀,購買上好的石料,去京師先后請求冊封赫赫有名*子祭酒蘇天爵、河東廉訪僉事楊俊民和中書參議歸旸撰文,蘇天爵和楊俊民都是安熙的弟子,而安熙又是劉因的私淑弟子,所以蘇揚二人實際算是劉因的再傳弟子。同時請名臣呂思誠書丹,工于書法的名家趙期頤進行篆刻。
這三塊石碑均為藍色,蘇天爵撰寫《靜修先生劉公墓表》的那塊碑文,由一塊赑屃馱著,樹在墓室口處,為避免風吹日曬雨淋,建了一個小亭子罩著,又在它的四面用石板壘起,只留一道小口出入,供后世參拜瞻仰。另外兩塊墓碑放在墓坑內。出土后的石碑,赑屃和碑身都在,斷掉的碑首卻不知所蹤。碑文內容,有清晰可辨的,有勉強能看清的,也有因為風化嚴重怎么聚精會神都看不清的。另外兩塊墓碑可能樹在靜修祠內。到了天順八年(1464),大尹林景修筑垣墉(房舍),將劉因的墓地和祠堂圍起來。因無人祭掃維護,歷經時光的風霜雪雨,墓地及教堂再次破敗荒蕪,歸旸與楊俊民題寫的兩塊石碑也不知去向。
據知情村民介紹,靜修祠堂正門是一個牌坊匾額安在哪里,上書“山高水長”。進去后,先是過廳,過廳門前各有大楊樹一棵,穿過過廳,再經過幾十步的院子,就到了教堂正殿。正殿門前各有青石碑一塊。其中一塊墊在一村民家大路邊;此外一塊,在沿街的商場過道內,已斷為兩截。
說完墓地和祠堂這些地上的個別,再介紹一下村民挖出墳墓后,墓內的一些狀況。
從墓葬口的墓表石碑的北邊,往下挖了五六尺,挖出兩塊白石頭,像碑好像又不是碑,但有一塊后面有字,大概內容是劉因是雄州溝市人,后面的就沒再次辨認。再往里挖匾額安在哪里,就出現一個長六七十(分米)寬四五十的空間,空間北面有一個老磚砌成的臺子,臺子上放著一個淡黃色的小瓷碗,上面有眾多圖案,因為它們的處于也把這些空氣帶回去,那個小瓷碗,肉眼可見地出現了這些細碎的小裂紋兒。除了這個臺子和臺子旁邊的小瓷碗,再也沒有任何別的東西。村民口口相傳的墓葬內的石人石馬、棺材、陪葬品等,一個也沒看到。不死心的她們又再次往下挖了一兩尺,仍然一無所獲。連那些唯一的小瓷碗也讓路過此處的一個村民拿去了,最后只能無功而返。清貧的劉因到底有沒有其他隨葬品,他的墓葬到底有沒有在墓中,墓道內到底有沒有石人石馬,至今依然成謎。
劉因墓地最初的樣子,早已在時光的消弭中消散殆盡,賈彝捐俸立下的石碑也唯有蘇天爵撰寫墓表的白石碑以及赑屃出土了。另外兩通白石碑不知去向。至于孫征君倡導修建的靜修祠及教堂內劉因先生端坐的雕像被埋葬后下落不明。兩塊青石碑中,墊腳石那塊,踩踏了近五六年,字跡已經無從區分。斷成兩截的青石碑,字跡亦有缺失,意思只能大致看個一般:碑首為“以垂不朽”,正文內容:……先生倡議建祠,每遇清明,闔邑紳士會同祭掃:無稽欣逢邑侯劉老父師敬禮先賢留心……例今抄錄,金并原呈勒石,以垂不朽。
入潤楊白桐陳士風
*成文出版社重印本1969年版卷一《邱墓》中記載:元儒劉靜修墓在溝市村,即“波瀠賢冢”也。中有碑,天順八年(1464)大尹林景修筑垣墉。天啟丙寅(1626)孫征君倡邑紳士建祠宇三楹于墓南,內塑先生像,庭前植柏,門外豎坊,題曰:“山高水長”。每歲清明節,本縣同紳士祭之。有墓表。
很明顯,這塊青石碑是隆慶丙寅年孫征君倡議邑人紳士為建靜修祠時所樹,入潤是楊白桐和陳士風。
楊白桐、陳士風似乎早已查無可考,但這塊青石碑是立在教堂門前左側的。據溝市老支書回憶,祠堂被拆毀之前,靜修祠堂的原址是,大正門是一個牌樓,上書“山高水長”四個大字。進入后是一個過廳,廳前植有兩棵松樹,穿過過廳,院內植柏,步行數十步,就是大殿,踏上臺階,兩側各有一塊石碑。正殿兩旁是東西配殿。殿內正前面是先生銅像,兩旁配饗之人為邑之先賢李伸、張紹烈。
李伸是張紹烈的同學,師徒四人都曾上書宰相,力薦鄉賢劉因從祀文廟。二人均為靜修先生同鄉。在孫征君的倡議下,均配饗在自己敬仰的裔孫靜修祠堂內。接受世人祭祀與供奉。
介紹完墓內和祠堂的狀況,有必要說說劉因墓的詳細位置和面積了。劉因墓地古稱“賢冢回瀾”,是容城古八景之一。位于溝市村西南,拒馬河水庫東岸,面積為12畝。之所以確定為這個數字,一是由于鄉人說十多畝,二是由于劉因及其父都精通堪輿,墓地又是風水。所以不會忽視陽奇陰偶的規律。劉因的詩中就曾發生過這種的詞語“亂多治少君知否,陰偶陽奇理自明”。
從村民口中得知,劉因墓地有三奇,一奇:拒馬河水曾肆虐過多次,淹沒過不少莊稼,但劉因的墓地卻未曾被淹過,水沖到那塊墓地,就繞開了,這只是“賢冢回瀾”名稱的來歷。二奇:馱著墓碑的赑屃頭部,用右手敲擊時,會發出水銀的聲音。三奇:有風刮過時,周圍的莊稼會朝著墓地俯下身去,好像在鞠躬。
728年來,劉因的陵墓和寺廟,從清朝到破四舊被破壞之前,凡是到容城履職的干部,都是先去劉因的墓園教堂供奉,然后才跑到衙門或*大院辦公。破四舊被破壞殆盡后,很快就挪作他用。后來又再次在里面建大學,建服裝廠,建樓房。到目前,具體的界限范圍,已有些模糊不清。只有汩汩滔滔的拒馬河水日夜奔流,無止無休。站在大堤之上,不由人不想到孔夫子“逝者如斯夫”的哀嘆!但我又無比知道,鄉賢劉靜修先生人雖遠去,高潔的品格與絕世的才氣卻已經重生歷史的時空,深植我輩人心中,永垂不朽!
修改于2022年2月16日
?
相關內容:地址:云南昆明市盤龍區九龍灣村186號電話:150 8700 7976傳真:
手機:150 8700 7976郵箱:kf@r0s.cn
Copyright ? 2012-2022 云南昆明儒虎牌匾制作廠 版權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備案號:滇ICP備1600394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