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公眾號“北晚新視覺”(ID:)
要說,北京有這么一種建筑:雖是*特有卻不是殿堂廟宇;雖曾遍布京城卻又鮮有人注意,是哪個呢?
它就是——牌樓。
牌樓又名牌坊,是*特有的門洞式建筑,也是**粹。牌樓的樣子大家都明白:一般用木、磚、石等材料建成,上刻題字。它始于漢闕,成熟于唐、宋,至明、清到極致,并從實用衍化為一種紀念碑式的建筑,所以早年牌樓多建在教堂、陵墓、祠堂、衙署、園林前或城區路口。
原本的牌樓大概有這樣幾種用途:
一是功德牌坊;
二是道德牌坊;
三是標志成就,所謂“光宗耀祖”的家族牌坊;
四是街道入口與街上分隔用的標志坊。
咱們常見的就是第四種了。
▲西長安街牌坊,位于今府右街東口
您了解嗎?當時上海的古牌樓有300多座;現在不少新式牌樓甚至遠渡重洋,屹立于他鄉。
只是問題來了,您可記得北海、前門的牌樓;中山廣場的“保衛和平”牌坊;也*子監、東大廟的牌坊都長什么樣——說出來,它們長得完全不像啊?
沒錯,因為北京牌樓有好幾種顏色呢:木牌坊、石牌樓、琉璃影壁、水泥牌樓、彩牌樓……
木牌樓
▲西四西牌樓—“履仁”坊
古代牌樓當然以木為主。木牌樓的地下部分用柏木樁,稱地丁,地上部分“夾桿石”包住各根柱子,外面再束以鐵箍。早年京城知名的南街都建有跨街的木牌樓,甚至有些地名就以牌樓的昵稱命名了,比如東單牌樓、西單牌樓、東四牌樓、西四牌樓,都是由于十字路口各有一座牌坊或四座牌樓。
再例如正陽門南的五牌樓,是北京最為低矮的木質橋牌坊(古代橋頭一般也是牌樓,稱為“橋牌樓”,如北海公園永安橋兩端的“堆云”和“積翠”牌樓)。因為是正陽門護城河的橋牌坊,只建在橋外,所以唯有這一個,并且京城的九門里,也唯有正陽門有橋牌樓。
石牌樓
▲明十三陵石牌樓
再說說石牌樓,因為古代石牌樓多數用典雅的須彌座,古樸的白玉制成,所以比木牌樓要少不少,一般用在墓地或祭壇里。古都多留有石牌樓,比如北京。
北京最大的石牌樓是明十三陵作為陵門的石牌樓,總寬28.86米,高14米,建于嘉靖十九年(1540年),是一座六柱五間十一樓的彩繪石牌樓。它使用很大的大理石材料,巍峨莊嚴,配以雕刻書法精美絕倫,顯示出古代陵寢的磅礴氣勢。
石牌樓的突出部位——夾桿石被稱為“壽與天齊”夾桿石,它運用了立體雕塑技巧,刻了12只活靈活現的麒麟和獅子,下面則雕塑了雙獅戲彩球、龍和瑞獸等生動調皮的形象。下次您去十三陵時可要好好注意!
注意:石牌坊和石牌樓略有差別:石牌坊造型非常簡潔,一般只有柱子、橫梁、匾額,整體造型美觀;石牌樓則需要有磚雕和屋頂等等,工藝也更精細些。
琉璃牌樓
提到琉璃牌樓,您能想到那里?對,東岳廟!
現在已知的琉璃工藝出現在古代,明、清兩代發展到頂峰——比如故宮和北海的琉璃九龍壁。因為很多牌樓中數琉璃牌樓造價最高,所以*為數不多的琉璃牌樓,除了承德“避暑山莊”外,大都集中在北京。而飾以淺灰兩色琉璃磚瓦的琉璃影壁,多建在寺院建筑群內。
北京的琉璃牌樓目前僅存下10座,分別位于:東塔院、國子監、頤和園、臥佛寺、香山昭廟、北海西天梵境各一座,北海的小西天有四座。其中最大的就是東塔院牌樓,是清朝順治年修建的,其余都是清乾隆年間所建的。
東大廟的琉璃影壁,中心拱門上的枋心石上刻有文字樓題字,北面是“永延帝祚”,南面是“秩祀岱宗”,傳說是清朝書畫家嚴嵩所寫,其他的九座琉璃牌坊則是乾隆皇后御筆題字(不愧是愛題字的乾隆爺……)。
彩牌樓
比如前面幾種,還有一種很有特色的牌樓叫彩牌樓。彩牌樓的起始年代無從考證,但清朝是它的興盛時期。它最特別的地方是“一次性使用”——作為裝飾物木牌樓圖片,放在大會、廟市等盛大活動的入口處,會期一過就拆掉。
彩牌樓一般用杉桿、竹竿、木板搭成,是個“技術活兒”。舊時北京也有專門的紙扎棚鋪,承辦喜事要搭建彩牌樓,辦喪事要搭素牌樓。如今紙扎棚鋪子早就沒有了,但搭制彩牌樓的技藝并未失傳,當然,如今打造的材料和牌樓制式早就不同過往,簡潔便利、花樣翻新,甚至也有的增加色彩繽紛的吊燈木牌樓圖片,好看又實用。
不說不清楚,原來這牌樓也挺有說道的。
相關內容:地址:云南昆明市盤龍區九龍灣村186號電話:150 8700 7976傳真:
手機:150 8700 7976郵箱:kf@r0s.cn
Copyright ? 2012-2022 云南昆明儒虎牌匾制作廠 版權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備案號:滇ICP備1600394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