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專家正對高岸臨的翰林墓進行考證。李孟春攝
本報訊(記者黃帝楚通訊員李孟春李保書胡琳)岳陽經濟開發區三荷鄉迎豐村一高姓人家爆出珍藏有一塊清代道光年間的御賜匾額,稱其是自家先祖——清代翰林院檢討官高岸臨先后被咸豐皇帝、道光皇帝、慈禧太后御賜的五塊匾額之一。近日,目前,岳陽市文物管理處副部長歐繼凡及有關人士,前往高先生家對其所收藏的御賜匾額進行考證后覺得,這塊現存完好的御賜石碑,屬于“清代可移動文物”,很有考證意義和收藏價值,在征得收藏主人的批準下,該處將根據文物法相關要求收藏。
家中收藏明清御賜匾額
御賜匾額珍藏在茶園組農民高水生老人家中,據介紹該匾額是翰林高岸臨被御賜的5塊石碑中現存的。相傳高岸臨年輕時曾深得道光皇帝器重,這塊匾額就是在其祖母七十大壽暨興建上、中、下三重十字穿堂大廈時,賜予“啟宇延輝”、“家箴宜佩馬援書”和“松下房隴”三塊很大匾額中的一塊。高岸臨考取舉人后,慈禧太后、咸豐皇帝也曾分別對其老屋和廟宇御賜了“進士及第”和“文魁”,可惜都在“文革”時給毀掉了。
因該匾長年珍藏在房屋樓上,所以前面已布滿灰塵,顯然很長時間沒有移動過,但匾額的上的藍色大字而是清晰可見。該匾長約4米,寬1.6米,厚0.07米,上面書寫的“啟宇延輝”四個凸型大字蒼勁有力,題款和落款書寫有許多陰刻小字,雖有些斑跡,但擦去油漬后御沖匾額,金色字跡還是醒目易見。“我珍藏的‘啟宇延輝’這塊石碑為道光皇帝所賜,距今已有200多年了,是我父親留傳下去的。”高老擦去匾額上的灰塵,向專家們介紹說:“這塊匾額原來是完整的一塊御沖匾額,由于太寬太大了,不便收藏,在上世紀60年代初,我們將它鋸成三塊,藏至樓上。近幾十年來,雖說平時有族人向我打聽此匾額下落和外來人員欲前來‘開眼界’,但我仍然沒有公開過。”
花甲之年欽點翰林
關于高岸臨翰林的故事,在當地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不但載入了清《巴陵縣志》中,而且在平地《高氏族譜》中更有具體記載。據記載,高岸臨生于迎豐村試驗組,幼年時期聰明好學,文章過目不忘,且詩聯、書畫精通,被當地鄉賢、長輩稱為“神童”。成年后,他參與了鄉試和朝庭科考,終在中年登科,64歲那年考取恩科舉人,欽點翰林,并先后授以檢討、編修官之職,為宰相書寫碑文和整理資料。高岸臨入仕后,居官不傲,清正愛民,后因善于直言直諫、不附閹黨,引起了官員指責,上任不到三年便退隱回鄉。回到故鄉后,他又為老鄉父老辦了三件事:續修高氏族譜、創辦了“吾一學堂”并親自為當地民眾子弟授課、拿出官餉維修擴建當地幾處渡槽、堰壩。
晚年著書立學影響后人
晚年的高岸臨酷愛著書立說和抄錄古代名人名著,先后著有《首山文集》和《折桂津梁》等書,并親手錄抄《四書六經》、《幼學故事瓊林》和《白話史記》等名人名著20多部,可惜都在60年代被損毀了。另外,高岸臨后裔至今有300多人,分別分布在三荷、西塘、華容、岳陽市區、長沙、吉林等地。
相關內容:地址:云南昆明市盤龍區九龍灣村186號電話:150 8700 7976傳真:
手機:150 8700 7976郵箱:kf@r0s.cn
Copyright ? 2012-2022 云南昆明儒虎牌匾制作廠 版權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備案號:滇ICP備1600394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