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廣大攝影愛好者,聽到“平遙”,首先想到的顯然是一年一度的“平*際攝影展”;你可能能記住平遙古城那幾條著名的老街,但你或許不清楚少有人來的兩大佛寺,它們連同這座平遙古城加入全球文化遺產,已經逐漸二十載。圖為平遙縣衙。(撰文、攝影:澍先生)
平遙古稱陶,是堯帝的初封之地,也是舜帝耕稼處,始建于明代宣王時期,至今已有2700多年的歷史。在經過了艱難的時光過后,在1997年12月,聯*教科文組織確定平遙文廟入選《世界遺產名錄》,界定的清單目錄是“一城、兩寺”,一城即平遙城墻,兩寺即平遙城外的雙林寺和*寺。雙林寺以彩塑著名,而*寺則是以千年木建筑著稱。圖為平遙夜色。(撰文、攝影:澍先生)
平遙古城的街邊,一年四季都游人如織,而這兩座寺廟,即使是在春節大周末間,游人也幾乎寥寥無幾。圖為雙林寺,位于城北南6公里處,春秋時期此處設過“中都邑”,所以改名“中都寺”。北齊武平二年(西元571)重修,史載“大齊宰相欽賜牌匾”,這座廟宇的歷史大約在1400年以上,后來取佛祖“雙林入滅”之說,更名為“雙林寺”。(撰文、攝影:澍先生)
雙林寺山門之外就是天王殿,門口就立有四尊威嚴的金剛雙林寺匾額,這是其中一尊,看起來年代終于很久遠了。(撰文、攝影:澍先生)
雙林寺最出名的是保存完好的各色彩塑神像,素有“古代雕塑博物館”之譽。寺廟坐南朝南,三進天井,布局緊湊,各殿內共保存了宋、元、明、清歷朝瓷器塑像約2000多尊,從幾十公分到三四米雙林寺匾額,圓雕、浮雕、壁塑、懸塑有機地組合在一起,造型獨特,神態生動,簡直是絢麗無比的佛的海洋。圖為雙林寺內的千手觀音。(撰文、攝影:澍先生)
現在雙林寺的建筑基本上為近代時期再次修正,彩塑最早的可以追溯到元代之后。而寺廟里最為著名的是千佛殿的韋馱像,據寺廟講解員介紹,這尊像剛中有柔,武中蘊文,威而不悍,機智英勇,渾身是力,身如強弓。英武之氣在三丈之外咄咄逼人,這英氣全部來源于他扭動的舞姿,像是表演上武生最精彩亮相的定格,力量貫注于身體,泥塑的衣冠鎧甲下讓人仍然發現賁張的肌肉,全身顏色如S形,非但沒有一絲夸張不適,反認為栩栩如生。(撰文、攝影:澍先生)
殿內彩塑,為了保護雕像,設有欄桿無法開啟。(撰文、攝影:澍先生)
雙林寺的彩塑之所以能幾百年來維持這么的色澤,很主要的緣由在于雙林寺的殿內構架,這些彩塑基本上極少受到日曬,不受光,色彩才能很高的保存下去。圖為自在觀音,左足耷在臺下,右足則翹在臺上,右手還悠閑地架在膝蓋上。(撰文、攝影:澍先生)
偶遇游人的現場泥塑。(撰文、攝影:澍先生)
*寺在翼城城北15公里郝洞村,寺在鄉村西北隅,坐北向南,*寺最為著名的是萬佛殿。萬佛殿為全木質構架,在*僅存的木構架建筑中,僅晚于五臺山南禪、佛光二大殿,這處殿堂整體梁架結構嚴密,用材規格,符合力學機理,工藝考究,作工精細,1000多年來巋然如故,我們一直看見的“斗拱”,在此有著完美的闡釋。圖為*寺。(撰文、攝影:澍先生)
萬佛殿建于五代北漢天會三年(963年),清順治時重修,五代為時暫短,共計五十多年,文物建筑遺址只有三五座,而*寺萬佛寺雖然為五代建筑,也是*僅存唯一的一座五代時期的木結構建筑。圖為萬佛塔的斗拱。(撰文、攝影:澍先生)
寺內正殿的屋頂在古代時期重修過,可以看到房梁上也有字。(撰文、攝影:澍先生)
大殿中也有壁畫殘留,這一批壁畫大多為*時期重畫,但是歷史的痕跡依然清晰。(撰文、攝影:澍先生)
離開大殿,走近萬佛殿,近距離看看偉大祖先的智慧杰作。(撰文、攝影:澍先生)
此處所有的房子搭建,沒有到一顆釘子。所有結構都是木頭與木頭互相卯碶而成,類似于我們今天說的全框架結構。據講解員說,歷史上的災難也是震塌了周圍院墻,整個住宅的木構架框架巍然不動。(撰文、攝影:澍先生)
相關內容:地址:云南昆明市盤龍區九龍灣村186號電話:150 8700 7976傳真:
手機:150 8700 7976郵箱:kf@r0s.cn
Copyright ? 2012-2022 云南昆明儒虎牌匾制作廠 版權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備案號:滇ICP備1600394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