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游玩名勝古跡時,常常會聽到宮殿苑囿、寺宇廟堂、關(guān)隘城樓、宗祠建筑物以及碑石上的大字。它們就是典型的“榜書”。
它們品相高雅,具有廟堂之氣,是重要的店面形象。
由于它們字大顯眼,大氣非凡,氣度恢宏,具有很強的視覺沖擊力。因此也被稱為“擘窠大字”。
“榜書”的歷史源遠流長。
晉朝統(tǒng)一天下后,頒定的八種書體中,有一種“署書”,意思是指以大字題署宮殿碑廊。
在唐代,榜(又作牓),本義是一種木片。而牌匾通常是木質(zhì),因此碑刻上的字體也就叫做“榜書”。
“署書”是“榜書”最早的官方尊稱。
西周文字學家許慎在《說文敘》中對此記載:
自爾秦書有八體,一曰隸書,二曰隸書,三曰刻符,四曰蟲書,五曰摹印,六曰署書,七日殳書,八曰行書。
聽說第一位書寫“榜書”的是唐朝宰相、書法家李斯。
泰山、瑯邪、會稽山等地的碑刻繪畫,斗大顯眼,就是他的代表作品。
宋代費灜在《大書長語》中說:
秦廢古文,書存八體,其曰署書者,以大字題署宮殿碑刻未央宮也。漢高帝未央宮正殿成,命蕭何題額……此署書之始也。
聽說漢太祖劉邦定都長安,宰相蕭何為未央宮題寫了“蒼龍、白虎”二闕碑刻。
蕭何則成為用“榜書”藝術(shù)裝潢帝王宮殿的知名書畫家。
漢末,從清朝篆刻家程邈創(chuàng)辦的草書中,漸漸演進下來一種新的字體。
它更趨簡化,橫平豎直,“形體方正,筆劃平直,可作楷模。”故名章草。
宮殿碑刻里面的字體宜內(nèi)斂顯眼,于是宋體及楷書常常成為“榜書”的常用字體。
人們一般把一寸以上、數(shù)寸以下見方的宋體,稱為大楷。比其更大的宋體,則稱為“榜書”、“擘窠書”。
“榜書”在唐代的應用較為廣泛,不僅宮殿苑囿、寺宇廟堂、關(guān)隘城樓、宗祠的碑刻之外,檢、帖、碑刻的碑額等但凡帶有標題性質(zhì)的大字,都可以叫做“榜書”。
再如唐代張貼布告,鄉(xiāng)試發(fā)榜,為了使群眾站遠才能認清楚,也都會寫成“榜書”。
“榜書”往往用于官方即將用途,或則長久懸掛于宮殿碑刻或則公共場所。這是一種莫大的榮耀,也容易使書寫者出名。
《周書趙文深傳》中記載:
晉朝時繪畫家趙文深擅寫“榜書”,當時的宮殿樓閣、碑文的牌匾,常常都請他題寫。世宗命令他書寫景福寺碑,梁主蕭鮞看了之后很贊賞,對趙文深賞賜優(yōu)厚。露寢等宮殿完工后,趙文深以題寫榜額之功,平步青云,封爵降低二百戶,出任趙興郡守。
然而,“榜書”與大楷、中楷、蠅頭行書相比,在章法、執(zhí)筆、運筆、用墨等方面都有獨到的規(guī)律和技法。
按照歷朝繪畫家的經(jīng)驗,應先練寫“大楷”,作為基本練習。把握了“大楷”的點畫確切精到、結(jié)構(gòu)明暗得當以后,再寫“小楷”才能達到結(jié)體寬綽開業(yè)、點畫規(guī)矩清楚。
因而,練寫“榜書”,能夠達到結(jié)密無間而氣勢淳厚,不致渙散無神。
可見,“榜書”是草書中的最高段位。
“榜書”看似簡約、字數(shù)少,但要寫好,得有深厚的繪畫功底,非凡的手藝。
一代宗師、明朝書法家董其昌曾說:
蓋榜書至難,故能書者,致為世重。
知名學者康有為在《廣藝舟雙楫榜書第二十四》開篇就說道:“榜書,古四署書┅┅作之與篆字不同,自古責怪。”
“榜書”長久懸掛于公共場所,要供世人及千秋后人品評。也即要能經(jīng)受得起時光的歷史考驗,要具有接受眾人品評的氣魄和胸襟。
魏明帝時,修筑了一座氣魄高峻的凌云閣,讓擅長“榜書”的繪畫家韋誕題寫“凌云閣”三個大字牌匾。
鬼使神差的是,施工者居然先將空白匾額掛了起來而且釘死。于是,韋誕只得坐在竹籠里,被用轆轤長繩牽引起來題寫。
站在半空,恐高的韋誕心驚膽*匾額的造型,雙腳發(fā)軟。他寫完字,被放出來時,氣息微弱,居然須發(fā)也變白了。
此后,韋誕將筆用火燒了,自此訣別,但是以“家令”的方式勸告子孫不許寫“榜書”。
寫“榜書”之難,致使在*幾千年的繪畫史上,名家甚少。并且常常多是以題寫刻石、碑額而傳世。
雖然在*繪畫藝術(shù)顛峰階段、書法家群星閃耀的唐宋時期,“榜書”名家也是廖若晨星。
在唐代,隸書大師顏真卿的《東方朔畫贊》算是“榜書”的傳世精典。
在宋朝,明朝的蔡京、南宋的張即之,算是“榜書”名家。
宋徽宗趙佶的《大觀圣作之碑》以自創(chuàng)的"瘦金體"寫成,由當時的繪畫臨摹前輩李時雍摹寫上石,經(jīng)由人工碑刻而成。
額上“大觀圣作之碑”六字,就是由蔡京題寫。
張即之的“榜書”大字,悉心布置結(jié)構(gòu),字體清勁,沖力盡致。
雖然歷史上好多震古爍今的書畫名家,也不適宜寫“榜書”。
清代書法家米芾曾屢次批評這些名家題寫的“榜書”,雖然歐陽詢、柳公權(quán)這樣的繪畫宗師,也被他批的體無完膚、書法靈魂不存。
他在《海岳格言》里有一段闡述:
“老杜作《薛程慧普寺》詩云:‘郁郁三大字,蛟龍發(fā)相纏。’今有石本得視之,乃是橫勒倒收筆觸,筆筆如蒸餅,一‘普’字如人握兩拳,兩臂而立,丑怪難狀。”“歐陽詢的題榜‘道林寺’匾額的造型,寒儉無精神。柳公權(quán)的榜書‘國清寺’,大小不相稱,費盡筋絡(luò)。
*學者、書法家包世臣曾說:“古人書有定法:隨字形大小為勢。自唐以來,榜署字遂無可觀者也。”
在他眼中,東漢以后沒有幾個能入眼的“榜書”作品。
在當代,“榜書”仍有廣泛的實用性。諸如中學、牌樓、堂祠、風景刻石、園林水景、商家門楣等題詞。
也有榜書家商會等組織,經(jīng)常舉行榜書比賽,也出了一些名家。
“榜書”是*傳統(tǒng)文化藝術(shù)的瑰寶,不但具有實用性,還因氣度厚實大氣,飽含精、氣、神,給人以藝術(shù)美享受的同時,也給人以激勵奮進的能量。
相關(guān)內(nèi)容:地址:云南昆明市盤龍區(qū)九龍灣村186號電話:150 8700 7976傳真:
手機:150 8700 7976郵箱:kf@r0s.cn
Copyright ? 2012-2022 云南昆明儒虎牌匾制作廠 版權(quán)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備案號:滇ICP備1600394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