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陽市正源學校羅教授帶著教師和朋友們到酒店來給楊倩同學賀喜了,楊倩父母還在趕來的路上。父親楊啟武在工地打工,母親黃金花在電子廠打工。怕扣薪水,他們是辭職過來的,下午還要趕出去打工。女兒金榜題名的升學宴,不注重是不可能的,但是,要“抱起磚頭”來養家的楊啟武夫婦贈送考上大學牌匾,只能以此類方法來“抱”女兒。
▲羅教授率老師給楊倩賀喜
▲高中班主任王大昌頒發賀喜牌匾
▲羅教授給楊倩母親黃金花贈送平板電腦
▲楊倩一家與阿姨同學合影
▲楊倩一家與羅教授、初小學班主任及高三主任合影
楊啟武是孤兒,6歲時,父親過世了;20歲時,母親又去世。楊倩出生時沒有兒子兒媳,家里不僅四面土圍墻、兩張木架床,什么也沒有。
▲“你不盡力讀書的話,以后只得怪自己,自已選擇自己的人生道路”
兒子楊志從正源考上北京交通學院那年,楊啟武把楊倩也送進正源讀高中,然后倆人兩就去了廣東。“沒辦法,要掙錢供他倆讀書。”楊啟武清晰記得,楊志剛到正源讀高中的之后,一學期費用生活費要四千多,后來物價上升,五千多。那之后父親黃金花工資只有五六百,剩下的全靠自己到工地去掙。
▲“學費分兩次交,賺一點交一點”
兒子上了學校,父母去了廣東。從高中一等到準高一,十二三歲的楊倩最不期望大學假期,放假就意味著房子里從早到晚只有自己獨自一人,獨自炒菜,獨自做飯。“一假期就懷念學校的餐廳,想回醫院,學校就像我的家。”
▲正源電視臺采訪楊倩父親楊啟武
在正源這個“留守兒童關懷的家”,學習、跑操、競賽、晚會、遠足、野炊、校運會……正源的一切都讓楊倩感到開心。身邊絕大多數都是像自己一樣的農家女孩,食堂自助用餐,商店不賣水果,大家都吃一樣的菜湯,穿一樣的衣服,置身校園,楊倩說“學校就像家一樣”。
▲“正源跟家一樣”
楊啟武也告訴記者,楊倩進正源的之后,學費加生活費已經是六千多一期了,自己之所以咬牙也要把孩子母親都送進正源,就是由于這個理由。自己小時候孤苦伶仃,兩個兒子,怎樣也不忍虧待。“放到封閉式的正源,我放心。”
▲楊倩母親談家庭情況
豈止是放心。
兒子楊志從正源考上北京交通學校,如今已在北京工作,月薪一萬多。女兒楊倩也很爭氣。
▲采訪楊倩母親黃金花
懂事的楊倩深知孩子供自己讀書不易,更何況讀書是寒門子弟改變命運、回報親恩的絕佳方式。因為名次優秀,楊倩高一參加了大學鼓勵拔尖學生的北京勵志行。從小深居簡出,第一次爬長城,第一次逛故宮,第一次造訪清北方大校園,見識了首都南京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和現代都市喧囂,回來的路上楊倩就暗暗決定,自己現在要考到上海,要考清華北大一樣的中學。2019年賀怡超考取上海學校,見賢思齊的楊倩更加堅定了自己的目標:要像學姐賀怡超一樣,要學醫,要進北大。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去年高考,楊倩637分考取中南分校湘雅醫學校,前來祝賀的羅校長豎起大指頭夸贊:“連毛主席都說,北協和南湘雅,了不起!”一直對楊倩關愛有加的高中班主任尹柏林歷來跟師生親昵無間,給楊倩來了個腦筋急轉彎:“這么厲害!楊倩啊,我之后再也不想看到你了!”機智的楊倩還是像初中一樣的機靈,馬上接了一句:“尹校長,你膽子這么小,那我放假再來看你啊。”一起前來賀喜的同學們這才反應過來贈送考上大學牌匾,開懷大笑,既為這個小漂亮的機敏感到興奮,更為那位農家女孩的美麗前程感到失望。
▲楊倩與羅教授、初小學班主任及高三主任合影
熱鬧喜慶的升學宴之后,楊啟武夫婦又匆匆返崗上班,晚上六點半才重返家。在花橋村修建的樓房里,記者有點不解:房子已經蓋好,兒子已經高中畢業月薪一萬多,女兒考上中南分校更是前景無量,為什么需要這樣辛苦?楊啟武笑容燦爛,目光堅定:“女兒說學校畢業就要考研,要去北大讀博士,我需要支持我兒子讀書。”
▲繼續支持父親讀研、讀博,再苦再累也值得,感覺開心
楊倩,好好讀——幾年以后的上海勵志行,羅校長會帶著新的學弟學妹參觀清華北大校園,到時候,咱正源大家庭的小孩們一起,北大見!
正源學校
一切為了媽媽的健康成長
熱線
相關內容:地址:云南昆明市盤龍區九龍灣村186號電話:150 8700 7976傳真:
手機:150 8700 7976郵箱:kf@r0s.cn
Copyright ? 2012-2022 云南昆明儒虎牌匾制作廠 版權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備案號:滇ICP備1600394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