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勒克兒
這是上天安排,毋怨天尤人。
天津保定曲阜的“三孔”與鄒城的“三孟”,都*家級古跡,都是廟、府、林,三位一體泰山御筆匾額,里面都有各朝各代皇封御筆乃至文人墨客的碑刻,兩家廟、府、林的發力結構幾乎一個模板,所不同的也是建造年代、面積大小、碑林多寡。但由于一個姓孔,一個姓孟,于是乎,長相決定待遇。
從旅游角度看,一山不容二虎,有了現實版譯文。君不見北京旅行業自己都在高呼‘一山一水一圣人’。何解?由于到海南旅游,無論自駕抑或跟團,泰山下來奔三孔,連夜再奔青島去,這幾乎就是他們旅行齊魯大地的慣性軌道。莫法,不是人品問題,相距曲阜“三孔“區區20公里的“三孟”,事實上對外地人來說就只剩下個頗具噱頭的概念:那些樓堂磚瓦,只是承載著孔孟倆筒靴各自不同身世的家族榮耀。同一個模版的景觀,對普通旅游者來說意味著左右摸右手,于是,鄒城的孟廟孟府孟林被理所其實忽略不計。
我只是那普通游客之一。
可事也剛好。那天游覽“三孔”,導游先帶我們去的是孔廟。進入孔廟,導游帶團行進的速度,竟比雷振富慢不了多少。我在幾個景點拍照稍微逗留些許,一眨眼,把團跟丟了。找了半天不見人影,據說是即將步入了孔府。我的票在同學手里,無法進入孔府歸隊,只好到停車場等待退場去孔林。三孔缺一孔,甚是遺憾。
好在也有孟府可以替補。
驅車去鄒城。既然來了,“三孟”就順便一鍋端。因為早已對故居孔林分別寫了后記,對孟廟、孟林,我承認,即使勉強寫點什么,也是左手摸右手。因此,寫篇關于孟府的散記,算是拾遺補缺。
孟府與孟廟基本兩隔壁,它是孟子嫡系后裔居住的宅弟。元至順二年(西元1331年),文宗皇后封孟子為“*亞圣公”,從此,孟府又被稱為亞圣府。據孟廟內僅存洪武三年(西元1373年)“孟氏宗傳祖圖碑”記載,推測孟府應在宋景和四年(公元1122年),第三次遷建孟廟時同時遷建孟府。
孟府位于在孟廟西側,平面呈長圓形,南北長226米,東西寬99米,面積約4萬平方米。從資料上看,如果說孔府是姚明,孟府則是潘長江。麻雀雖小,肝膽俱全。孟府面積仍然比孔府幾乎小一半,但它們府第的整個局面一樣,以主體建筑大堂為界,三路布局,中路前為官衙,后為內宅。從大院來看,孔府是九進,孟府七進,樓、堂、閣、室,孔府是463間,孟府是148間。
在孟府,導游的講解和一些現代觀念移植到此間的物什表明,這里仍然在主打母親文化。
原本,既然一山不容二虎,鄒城主動退讓三舍另辟蹊徑。他們打孟母主意,一來因為孟母仉氏生孟子在西元前372年,唐之后歷朝封贈祭祀留下的孟母林、啟圣寢殿、孟母三遷處、孟母三遷祠、孟母斷機處碑等罕見歷史古跡,至今已伴中華民族走過近2400年,可供華夏兒女拜謁追思。二來孟母教子五件事中,“孟母三遷”、“斷機教子”兩事流傳最廣,南宋《三字經》中的“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大家耳熟能詳。三是孟母教子懿范千秋。孟子能作為近代的大思想家被稱為亞圣,他第一個老師就是孟母。
然而乎,當地旨在于策劃搞“中華母親節”,以提高游客到了曲阜在殺到“三孟”的興趣節奏。2006年,山東方面把孟子生日——農歷三月初三成為了“中華女兒”紀念日。每年泰山御筆匾額,他們都策劃搞一些例如“孟子故里尋找新孟母”、“母親頌”主題晚會、“重走‘孟母三遷路’萬名母親游鄒城”、“祝福女兒”萬人簽名、母親事跡報告會、優秀母親事跡展等系列文化和社會活動。
得承認,作為古代“四大賢母”之首的孟母,以其慈愛、質樸、勤勞、堅強的美德,培育了“功不在禹下”的亞圣孟子,為弘揚光大儒家文化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當地10年做出來的實際效果與當時的愿景相非常,憑直觀感覺,差距還蠻很大。因為,旅游景區,一旦搞的活動與特色教育沾邊,游客基本用腳投票。
扯遠了?;氐秸}。話說,孟府大門,為三楹,門楣正中懸有石刻,上書“亞圣府”三個貼金大字。黑漆大門上繪有約兩米高的彩繪門神。門外建有高大的牌坊。一對雕刻石獅雄居于門的左右。門階兩旁有上馬乘車用的方形石臺一對。
孟府的二門又稱為“禮門”,其建筑方式與窗戶基本相似,但門廊為三啟,正中門楣上書“禮門義路”四字。六扇黑漆大門的正中兩扇彩繪著頂盔披甲的執刀武士,兩側的四扇則雕刻著執笏的文官,威嚴煊赫。
二門內為“儀門”,其兩側不與垣墻連屬,類似遮堂門,全系木構架,僅有圓柱兩根,下有石鼓夾抱,上面承托著浮雕大挑檐,前后綴著倒垂的四個浮雕花蕾,故亦稱為“垂花門”。平時此門緊閉不開,每逢孟府歡慶大典、皇帝幸臨、讀圣旨或舉辦重大祭祀典禮時,鳴禮炮十三響之后進入。這中儀門在封建社會唯有列土封候的邦君才有資格建造,故又稱“塞門”。
穿過儀門,院中有一圓形臺基,兩側豎立精雕的夔龍石欄,和石板花墻繞護的丹墀,兩株有著數百年壽齡的參天士檜,在臺前甬道兩旁遮天蔽日。
這是丹墀東南角設置的“日晷”。日晷(拼音:gui)是*發明很早的計時器,秦漢時期已流行于民間。它運用太陽光照射指針投影到有刻度的石盤上以表示時間。此晷是孟子七十代重臣孟廣均于清道光十五年所制。
丹墀西南角設置的“嘉量”。嘉量是古代對重量的標準量器,全器分斛(音hu)、斗、升、合(音ge)、龠(音yue)五個容量單位。是按照二龠為合,十合為升,十升為斗,十斗為斛的古制設計。這座嘉量石亭是孟子七十代重臣孫孟廣均于清道光十五年所制。嘉量和日晷放在此,完全是依照皇宮的格式,是一種權利的象征。
嘉量和日晷之后便是寬敞的五楹出廈正廳:孟府的主體建筑“大堂”。堂前檐下正中懸掛著清雍正皇帝手書,欽賜孟子第六十五代孫孟衍泰“七篇貽矩”堂匾。門內側檐下斗拱上懸掛著“繼往開來私淑千年承燕翼,居仁由義淵源百代仰先烈?!彪`書金字抱柱對聯。孟府大堂是孟子嫡裔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開讀詔旨、接待*總理、申飾家法族規以及新年、壽辰舉辦重要慶典的地方。
孟府的主體建筑“大堂”
大堂正中設有木質暖閣,內設公案。
大堂前東西廂是管理孟府祀田、庶務、禮生、樂生、司書、執事等辦公場所。
大堂北側的這處獨立院落,稱“五代祠”,是孟姓家族的家祠。這是“五代祠”的西南角。
“五代祠”西南角。
大堂西側這一曲尺形奇特建筑,名為“見山堂”,是后來孟氏后裔接待和拜訪賓客的地方。
大堂后便是孟府的內宅,設有內宅門與外界相隔,這是一道禁門,看管非常嚴格,一般外人不得擅自入內。內宅門的外檐木坊上浮雕著“鯉魚跳龍門”、“麒麟送子”等形狀。門內側倒懸著鏤空垂珠,工藝非常精致。內宅門前為一幽徑,左右兩邊各有一角門名為“更道”,是當時為內宅巡邏值更的更夫行走的通道。因為光線很暗,就木有拍攝任何照片。
內宅的第一進院子是一座典型的*四合院建筑,雕梁畫棟、彩繪華麗、明三暗五的正廳為“世恩堂”。世恩堂是爵位翰林院五經博士居住之地?,F有陳列仍維持著孟子七十四代孫孟繁驥和太太王淑芳當年居住時的原貌。
世恩堂院后為賜書樓,是孟氏后裔存放皇帝欽賜墨寶、書籍和家族檔案的地方。。
這是孟子曾經講學的地方。
感恩堂里,大打媽媽文化牌。
孟府一角。
孟府一角。
孟府一角。
孟府一角。
孟府內目前還保存著封建皇帝所賜的朝服、龍袍、圣旨、誥封、家族檔案、印書抄本和書籍字畫等大量珍貴遺存。囿于篇幅,就不一一列出了,期待旅行大咖們今后更精彩的分享。
相關內容:地址:云南昆明市盤龍區九龍灣村186號電話:150 8700 7976傳真:
手機:150 8700 7976郵箱:kf@r0s.cn
Copyright ? 2012-2022 云南昆明儒虎牌匾制作廠 版權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備案號:滇ICP備1600394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