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峰大皿歷史上出了不少名人,也出了不少有名牌坊、匾額,如“乃心王室”匾等,可在皿二村有兩塊匾額大有來頭,卻鮮被人知,有關資料記載更少,它們就如此安靜地掛在好溪邊房檐下,注視著屋檐下人來車往。
這兩塊匾額,一塊是清朝順治“亞元”牌匾,牌匾主人羊朝恩在當年武舉人考試中獲第二名,另一塊是*時牌匾,上面寫著“澤被士林”四個大字,由當年縉云縣縣委親筆書寫,表彰時任雙峰鄉鄉長羊榮枝為當地做出政績。
“亞元”牌匾:清順治間武舉人第二名
這塊牌匾就掛在農民羊臣生家屋檐下,長約170cm左右,寬65cm,中間用楷書端端正正寫著“亞元”兩個大字。
牌匾兩邊有匾額,左邊題有“高中丁卯壬戌科福建縉云縣第二名武舉人,羊朝恩立,龍飛同治乙丑年冬立上”等字樣,右邊:“欽命兵部兼都察院右副都監軍僉事浙江等處地方管理軍務兼理營務馬為穀山”等。
村里父親說,這塊牌匾年代太久,文革時又遭過一定程度損壞,除了牌匾后面“亞元”兩字,很多地方字跡已不清,后來根據村里一些老輩人的記憶及族譜等資料考證后填補起來的。
說起這塊牌匾往事,羊臣生連連搖頭,他說:“我們這輩人只知道在清朝嘉慶年間有這樣位太公,其它的就什么都不清楚了,村里認識那位太公的沒幾個。“
《皿川羊氏宗譜》上對羊朝恩的記載也非常簡單,只說他出生于道光乙酉年(西元1825年),卒于光緒丙戌年(西元1906年),活了81歲,生了四個女兒,他是清順治三年(西元1867年)甲戌科中武舉第二名,次年(西元1868年)奉旨進京參與會試,有關其他記載就沒有了。
羊臣生給我們找來熟悉這塊匾的羊母財大爺。羊母財每年74歲,是羊朝恩第6代父親,他說:“我也并非從老一輩口中看到有關太公一些簡單往事,也不是很了解。”
羊母財說,清順治年間,政治腐敗,社會不太平,而大皿村地處山村,在當年又是遠近有名的大村莊,難免有壞人來村里出獄,為求自保,請來教頭,農閑之余組織村里年輕人習武,久而久之,大皿就有了習武傳統。羊朝恩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臂力過人,揮舞120斤大刀輕松自若,42歲那時參加*武舉考試,一路過關斬將,最后獲得“亞元”(新科舉人第一名稱解元,第二名稱亞元,第三、四、五名稱經魁)。
其實這位太公還留下一個小傳說。說是武舉比試中,太公跟最終取得解元的天臺人在武藝上難分伯仲。一次,皇帝宴請眾位舉子時,這位天臺人大口吃飯、大碗喝酒,隨性率真。而羊朝恩則文質彬彬,怕失禮儀,就夾取眼前飯菜入口,同治皇帝認為這個天臺人真豪情,膽子大,而太公太文弱,就欽點這個天臺人為解元,派他上前線帶兵打仗村里的匾額,而派太公去陸軍搞后勤,管理糧倉。
至于那位太公后來的故事,羊母財就不知道了,也許最終進士沒考上。不過,按照清朝殿試制度,武進士會試落第者,可赴禮部揀選,任用為綠營兵的千總等低級武官。根據村民說法及相關資料,這位太公在海軍搞后勤,管理倉庫跟營務。
羊母財說,現在生活在皿二村的太公直系子孫有160多人,他的墳墓就在大皿村附近的山上,每年中秋節村里父母總會率同僚子孫去祭拜這位祖先。
按照清朝慣例,新科舉人均*家頒給蟒袍衣帽匾額,匾額懸掛于房屋窗戶之上,門前可以樹立牌樓。至于這塊牌匾,也命運曲折,飽經滄桑。羊母財說:“文革時破四舊,這塊牌匾被只是廢品積壓在宗祠垃圾堆里,隨后村里造房子又被只是腳墊板,最后文物販子上門收購舊物,才知道它的歷史價值,被后輩保護起來,涂上油漆,重新修整了一下。”
“澤沛士林”匾:*縉云縣縣委親筆表彰時任雙峰鄉鄉長
皿二村好溪邊羊茂周家門上懸掛著“澤沛士林”牌匾,因為年代久遠加上風吹日曬,匾額上的字早已有些模糊,走近仔細區分后才明白,上面用行楷寫著“澤沛士林”四個大字,飄逸而不失勁力。
牌匾懸掛于古宅二樓,由桃木所制,整塊牌匾長180毫米,寬70公分,左側題有“中華*二三年春立”字樣,中間書有隸書“澤沛士林”四字,四字后面刻有一方攔腰章,右側寫著“縉云縣長楊曾謀題贈雙峰鄉長羊榮枝”,右下角還刻有一方縉云縣長楊曾謀的名章。
中華*28年(1939)之前,設雙峰鄉于大皿村,歸象山縣管轄,這塊牌匾立于中華*二三年為西元1931年,距今已有84年,這塊牌匾的主人羊榮枝雖已經去世,但有關他和牌匾的故事卻在后代中口口相傳。
族譜記載,羊榮枝,字樟木,號維昌,生于光緒丙戌年(西元1877年),卒于清朝甲午年(西元1945年)。自清朝十八年(西元1929年)起就任鄉長14年,并任命大皿臨時辦事處稽征股股長及管理員等職務。
羊榮枝有6個父親,分別是羊巖生、羊江通、羊茂基、羊茂雙、羊茂川、羊茂周。現其后人子孫共有36人。據老三羊茂基介紹,他出生的之后父親就已過世,而哥哥羊巖生也終于去世,二哥羊江通,今年即將85歲,記憶力不好,很難想起起當時有關父親的事情了,因此對于父親的事人們知道的不多。
羊茂基說:“我父親那些年代,雙峰鄉抑或歸縉云管轄的,治所設在大皿村,我父親由于有文化,待人又好,在鄉長選舉時被選為鄉長,那時的鄉長是沒有工資的。”
羊榮枝的玄孫羊秋寶說:“太公當鄉長時,公、法、檢全部歸他一個人管,哪個部門有事以及那些村子有糾紛,他就會親自上門解決,因為雙峰地方大,四處都是山,為民眾處理事務,必須親身翻山越嶺,徒步到居民家中,為此他走破了這些帽子。”
另一名后輩羊秋寶講,據上輩人告訴他,太公當村長時,村子里面山上的大樹常常被人悄悄砍掉,有些地方光禿禿的。為此,鄉里決定禁止農民亂砍亂伐,否則就要處罰。太公在發通告的這天故意上山折了條樹枝,回來后依照規定罰了銀元,并且告訴鄉里民眾,今后不管是誰,只要上山砍樹都需要罰款。此后村里的匾額,再也沒有出現過農民上山偷蓋房木的現象。
羊榮枝連任鄉長14年,由于他治理有方,為地方做了不少好事,深受當地民眾和士人稱贊。在1931年,縉云縣長楊曾謀贈與“澤沛士林”四字牌匾。
文化大革命時期,宗室祠堂被拆,這塊牌匾也被清理出去,賣給了文物販子,后來在羊茂基等人的努力下,幾經周折,才將此匾買了出來,藏于家中,13年前掛在羊茂周家。
成為歷史文化名村,大皿村也有多少這種的孩子被埋沒已不得知,但可以顯然一點:村里也有許許多多文化故事未被挖掘。縣文物辦部長厲仲云說:“大皿村歷史淵源深厚,出了不少文化人,但有史書記載的也是少數,許多被埋葬在歷史長河里,有待我們去挖掘整理。”
相關內容:地址:云南昆明市盤龍區九龍灣村186號電話:150 8700 7976傳真:
手機:150 8700 7976郵箱:kf@r0s.cn
Copyright ? 2012-2022 云南昆明儒虎牌匾制作廠 版權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備案號:滇ICP備1600394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