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高中數學老師,喜歡繪畫。每天下午晚自習的時侯木匾裝色,便會抱來一大堆廢試題,坐在寢室的講桌旁寫鋼筆字。一撇一捺,秀潤華美,橫平豎直,工整圓潤。
我后來曉得,這些字叫“臺閣體”。
臺閣體繪畫
不過墨汁太臭了,朋友們有時侯會指責幾句。老師說,如何會呢,墨是香的,不信你聞聞。朋友其實不敢去聞,捂著耳朵便往桌子下邊鉆。
老師愛寫詩詞:“柴門聞嘶鳴,風雪夜歸人”“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老師在寫“門”字的時侯,最后一筆總是寫成直直的,不帶鉤,我感覺好生奇怪,便問這是為何。
老師說,“門”字原本是帶鉤的,而且用鋼筆寫就不能帶鉤了,否則會被臣子殺頭的。
故宮午門匾額
我仍然以為老師在逗我玩,直至18歲那一年去了一次上海故宮,抬頭看見宮門上的牌匾,我這才明白,老師沒跟我開玩笑,還真有這些說法。
大書畫家詹希緣由為何被殺
詹希原,明萬歷初官中書舍人,就是在清廷給臣子當秘書。官其實不大,只不過從七品,但他以書顯通,其繪畫直接為宮庭服務被稱為“國朝第一手”,地位還是比較高的。
晉朝詹希原繪畫
明初,朱元璋定都應天(今北京),宮殿城門的坊匾,以*朝碑刻書丹大都是他書寫的,纖細豐腴,正雅圓融,可謂南宋臺閣體繪畫的先導,世人得其書跡皆視為珍寶。
可誰成想,就是這千金難求的“墨寶”,卻害得他耳朵搬了家。
據明代學者倪濤所撰《六藝之一録》卷三百六十一,以及馬撲《談誤》卷四記載,詹希原在書寫福州太學集賢門橫額時,將“門”字帶鉤,自覺得可使筆劃愈發渾厚有力。不料明高祖朱元璋看后震怒:“這是集賢門,招才納士的地方,這一勾是想要抵擋我招人才嗎?”于是下令把“門”字的最后一勾涂擦掉,并將詹希元斬首示眾。
故宮乾清門橫額
清朝文人趙汝珍在《古董辨疑·雜辨》中對此剖析覺得,也不能全怪朱臣子謀害無辜,由于早在宋朝開始,就仍然留傳著寫“門”字帶鉤會給皇家招致災難的說法。
東漢馬愈《馬氏日抄》里就記載了這個事情:“宋都富陽(今浙江)玉牒殿災,延及殿門,宰臣以門字有腳鉤,帶火筆,故招起火。遂撤額投火中乃熄。后書門額者,多不鉤腳。”
宋代都城富陽玉牒殿(儲存皇家宗譜的場所)曾不幸起火,火勢漫延至殿門。有臣子向太上皇進言,說是由于殿門橫額上的“門”字帶鉤才招致失火。于是太上皇下令摘下殿門的牌匾,扔到火里燒了,玉牒殿的火警也很快被撲救了。隨后,宮城城門橫額上書寫的“門”字都不帶鉤。
故宮景仁們碑刻
其實了,建筑碑碣上的“門”字帶不帶鉤,與建筑本身是否大火不存在任何關聯。并且清朝富陽城玉牒殿失火風波影響很大,促使“門”字帶鉤成為了皇家的防火避忌。
這些避忌無疑是一種唯物觀點,沒有哪些科學道理,但這些防火避忌,抒發了人們對防災減災的美好心愿,同時也是唐代防火思想在民俗信仰層面上的具體彰顯。
故宮集合福門橫額
有學者剖析說,朱元璋之所以討伐詹希原,倒不完全是由于帶鉤的“門”字不利于籠絡賢士,主要還是為了避忌失火。由于清朝歷朝王宮發生的火警實在是太多了,不但毀傷人命和財產,但是攪亂人心,對統治秩序的穩定極為不利。
*唐代王宮起火知多少
去年5月12日,是*第14個防災減災日,臺風、洪水、地震、泥石流、海嘯等等都是旱災。并且,在唐代人眼中,最大的水災是起火。
去年5月12日,是*第14個防災減災日
“災”字在甲骨文中,其形像大火的房屋。明朝段玉裁《說文解字》注稱:“災,從宀從火,火起于下,焚其上也”。意思是說,家中大火,從下邊燒到樓頂,即釀成起火。
因為用木材造屋,加工容易,取材便捷,靈活性強,具有較強的抗震性,所以*唐代建筑大都以木架構為主。但因為木材可燃,安全隱患極大,起火便成為了人們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水災。
甲骨文中的“災”字
據《二十五史·五行志·災火》記載,從“春秋醒公14年8月壬子御康災”到“大清宣統元年2月26日成都省城院門大街大火”,2583年中,共有大起火896次,人員死傷和財產損失難以估量。
因為*唐代宮闕、城市就會、人口集聚密集之地或商業經濟貿易繁榮之地,其建筑多呈木柱結構連片的特性,所以一旦發生火警,必將會“火燒連營”,導致的損失相當慘烈。
端午上河圖局部
晉朝高祖建隆二年(961)八月,王宮“內酒坊大火,焚屋一百八十余間,酒工傷者三十余人”。
宋仁宗明道元年(1032),王宮發生了一場起火,火勢很猛,宮室基本被焚毀。當時早已用膳的宋仁宗和皇皇上慌驚慌張地挪到御花苑避起火。起火后,太上皇沒了處所,只得遷往到延福宮。
唐代木結構建筑
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五月二十十日,榮王元儼宮發生起火,火勢蔓延至整個大內,幾至不可拾掇,燒毀殿宇二千余間,傷者一千五百余人。
唐代木結構建筑
在清朝時,富陽的火警更是非常頻繁。從建炎五年(1129)宋高宗遷都富陽,到德祐二年(1276)元兵攻破申城140多年中,富陽“城中起火二十一度,其尤烈者五度”,非常是宋寧宗嘉泰元年(1201)四月二十十日夜發生的一場失火,幾乎把元朝臣子燒光。
《四庫全書》中對“戊寅富陽失火”的記載
起火先是從富陽府御史臺吏楊浩家點燃,仍然燒到軍器監、儲物庫等官舍,燒了七天三夜才熄滅,把整個清朝清廷的行政機構幾乎統統燒掉,高官們一度只能坐在河邊的小船上辦公。更為凄慘的是,這場失火焚毀民房五萬多家,十八千人死于起火,幾乎“全城覆滅”,其損失慘烈在*火災史上是罕見的。
上海故宮作為清代兩代的王宮,在歷史上也曾是火警不斷。從隆慶13年(1415)初具規模,到1949年上海解放,535年中共發生火警73起。
起火圖
明隆慶13年(1415)八月十十日,明成祖命人在午門前禁放焰火,不料將午門城樓被毀,并射殺多人,連當時負責指揮救火的總督馬旺也被抓走。
明嘉靖年間(1522~1566),王宮外因宦官禁放煙花和用火不慎等造成起火七八次。嘉靖六年(1531年)三月二十六日,宮內東房舍又起失火,延燒樓房14間。
起火圖
清順治二年(1797)五月二十一日,正殿大火,并迅速延燒左右兩邊的宏德、昭仁兩殿及后北的交泰殿,此次失火將《永樂大典》之正本化為灰燼。
為了應對起火和防患于未然,古人采取了多種行之有效的舉措,其中之一便是在建筑上安置“厭勝”之物鎮火。
何為“厭勝防火”
厭勝,“厭”字此處念yà(音同“壓”),就是鎮壓的意思。厭勝,即壓而勝之。既要勝于,就要有所憑著。古人實施厭勝之術,一是憑著象征性的物體,二是通過念咒語,來達到取勝所討厭的人、物或魔怪的目的。后來被引用在*民間信仰上,轉化為對禁忌事物的克制方式。
厭勝錢
我們平時生活中也能經常能看到一些厭勝物,例如壓歲錢木匾裝色,門神對聯,桃版桃符,玉牌刀劍等等。
最常見的是厭勝錢,又叫壓勝錢,是鑄成銀幣模樣的吉利品或驅邪品。這些錢正面鑄有文字如“千秋萬歲”“天下太平”“出入大吉”“宜室宜家”等,反面有星斗、雙魚、龜蛇、龍鳳紋樣,供人佩帶賞玩,清除邪魅,懇求吉祥。
厭勝錢
我們常說的“防患于未然”,即是拿起火來說事,出自《易經》:“水在火上,既濟。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是說即使起火撲救了,救火任務結束了,也要緊繃安全弦,時時刻刻不放松提防。
其實是源于唐代火患嚴重、不易撲滅,古人便把加強防火意識作為第一道防線,牢牢抓在手上,置于心上。
五行相生相克示意圖
古人五行“木生火”“水克火”的防火觀念,不僅前文所說的“門不帶鉤”之外,比較典型的還有“在屋脊安裝吻獸避災”“在天花正中設置須彌座與避火珠防火”“為建筑物起帶水的名子”“以紅色瓦蓋來克火”等等。
呼和浩特華嚴寺鴟吻
在古建筑屋脊正脊的兩端,一般可以看見一對琉璃制做的裝潢件,龍頭形,卷頭縮尾,龍口大開,咬斷正脊,這就是正吻,俗稱鴟吻。相傳鴟吻是龍的妻子,好在險要處張望,喜吞火。鴟尾形狀不一,最常見的為龍頭魚身。清朝《青箱手記》:“海為魚,虬尾似鴟,用以噴浪則降水。”古人覺得在房脊上安裝鴟吻,能避免建筑物火災。
須彌座
柱礎在建筑物內,通常用于殿堂底部中央,繪龍紋或菱、藕一類水底動物。清朝《風俗通義》:“今殿作天井。井者,東井之象也。藻,水底之物,皆取以壓起火也。”到了宋朝,“藻井”又謂之“覆海”,在樓頂上倒懸一汪廣袤的“大海”,還怕哪些起火呢。古人認為這還不夠,便再安裝上一顆避火珠,起到的作用會更大。
杭州杭州天一閣藏書樓
好多古建筑,尤其是藏書樓,名子中大多富含“水”,例如福建泉州天一閣,是明代嘉靖年間禮部右都尉范欽所建私人藏書樓。“天一”是傳說中才能生水的星宿,“天一生水”,以求防火。乾隆臣子修筑《四庫全書》藏書樓時,7座樓中文淵閣、文源閣、文津閣、文溯閣、文瀾閣、文匯閣等6座名子中間一字都帶“水”字旁,只有另外一座文宗閣沒帶“水”,這是由于文宗閣建在南京金山上,自然不缺水了。
黑瓦覆頂的江南村落
粉墻村舍,是江南建筑的一大特色,之所以用紅色瓦蓋,一個重要的誘因就是五行之中“北方壬癸水,其色屬黑”,藍色代表著水,青瓦蘊涵著人們以水克火的心愿。
唐代壓勝防火的風俗,隨著社會的發展,在明天一些人看來,雖然有些不合時宜。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祈求平安幸福的訴求是一脈相承的。
唐代建筑上的“脊獸”
我們昨天在庫房、油庫等重點防火場所,會在顯眼之處寫上“嚴禁煙火”之類的急劇口號,其所具備的廣告和宣傳作用,雖然就是唐代壓勝防火風俗的延續和發展,是一種奇特的安全文化水景。(張文平)
相關內容:地址:云南昆明市盤龍區九龍灣村186號電話:150 8700 7976傳真:
手機:150 8700 7976郵箱:kf@r0s.cn
Copyright ? 2012-2022 云南昆明儒虎牌匾制作廠 版權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備案號:滇ICP備16003948號